生活中,这样的消息时常入耳:XX超市遭千人抢购,武警现场维持秩序。不知从何时起,消费市场上刮起了一股抢购风:对于某种商品,人们不管需要与不需要,一旦看到别人哄抢,自己也会跟着哄抢。
抢购风的形成与物品稀缺有关。短缺的东西当然价高,而越短缺,人们越要得到,以满足安全需要。物品短缺往往会诱发抢购风。但即使是并不短缺的东西,若受舆论或他人的影响,也会导致哄抢。
2003年,受“非典”的影响,社会上一时间刮起了一阵疯狂的抢购风,人们像中邪似的抢购醋和板蓝根,在媒体澄清和官方采取限价措施之后,又转而抢购碘盐和大米。人们纷纷把需要和不需要的商品统统搬回家,结果家里成了名副其实的仓库。
对于“非典”所引发的抢购风,心理专家指出,“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而从众心理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如果一个人的受暗示性强,自我非常虚弱的话,这个人的自我很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以人们抢购板蓝根为例,其实板蓝根的抗病毒性效果不一定比其他可替代的药好,但由于人们都去抢购板蓝根,导致了更多的人去购买,这正是从众心理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