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培养孩子养成处处留心观察研究的习惯,为了使他们将一个明显的真理印记在心里,就必须让他花费甚至几天的心思,将他弄个明白,如果我们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做了,但孩子还是不能做到将一些事情想出个所以然来,那么,我也有办法使这个真理更易于使孩子理解,这个办法就是我们可以将问题颠倒过来问。如孩子不知道太阳是如何从落下到升起的,那么,孩子至少知道它是如何升起的,这一点,孩子单用眼睛就能够看出来。因此,你就可以用这个问题去阐述先前的那个疑问,除非你的孩子是绝对的蠢蛋,否则,这个推论简直是明显得使他不能再明显。这样就等于是给他上了第一课——宇宙学了。
由于我们总是慢慢地由一个感觉的观念到另一个可以感觉的观念,由于我们对同一个观念要清楚很久之后,才可以转变到另一个观念里去,最后,由于我们绝不采用硬性的办法使孩子们用功,所以,从第一课开始起,就需要经过很长的一段时期之后,才可以讲到太阳的运行,和地球的形状。但是,由于天体所有的一切运动现象的规律都是相同的,由于第一次观察可以引导孩子进一步进行进观察,所以,从地球的自转讲到月食和日食的计算,与好好地讲清白天与黑夜的道理相比,所花费的时间就太多,但所花费的气力就太少了。
既然太阳是绕着地球运转的,它走的路线不过就是一个圆圈,而一个完整的圆圈就应当有一个圆心点,这是我们已经清楚的。这个中心我们是不能看到的,因为它在地球心里,但我们可以在地面上画两个与它相对应的点,画一个连接三点,并且将两端延长的叉形,便可以找到地球与太阳每天运行的轴心位置。一个圆形的陀螺在它的陀螺尖上旋转,就好比地球在轴上旋转一样,陀螺的两端就相当于是两级,这样的说法孩子们自然会感到开心,因为他很快就可以找到另外的一个极。在晚上这样的天性观察是很好玩的,我们逐渐逐渐地就熟习了那些个星星,从而也就产生了认识各个行星的浓厚兴趣。
我和孩子们在仲夏的时候看过日出,我们在临近圣诞或是冬天晴朗的日子里,也要去看日出。我们不是懒人,这些孩子们也将经受寒冷当成一种乐趣。我们还会在先前已经观察过的地方再进行第二次观察。孩子们发现:“太阳不是从原来的那个地方升起来的!因为我们原来的记号在这里,可是它现在却从那个地方升起来了”等等,“可见夏天有一个东方,冬天也有一个东方……”。年轻的教师们,你现在是找到了研究的路径了吗?这些例子可以说明,你采用地球讲地球、用太阳讲太阳的方法,是可以将天体讲清楚的。
在一般的状况下,只有在你不可能将一个东西拿给他看的时候,你才可以用符号去代替那个东西,因为符号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使他忘记那个被代表的物体。我觉得,浑天仪这个仪器的构造不是很好,各部分的大小也不协调。它那些画在上面的图形和乱七八糟的圆圈,使它看起来就像是一本看不懂天书,因此,使孩子们感到不喜欢。地球很小,而圆圈太大,例如分至圈,太大了是一点意义都没有的,每一个圆圈都要比地球大,由于纸板较厚,所以显得非常的硬,使人们感觉它们是真有其物。
我们从来没有设身处地地揣摩过孩子们的心理,我们不了解孩子们的思想,我们总是以我们的思想当作是他们的思想,并且我们总是按照我们自己的理解去教导他们,所以,当我们将一系列的真理告诉给他们的时候,也同时在孩子们的头脑里,灌入了很多荒唐和错误的东西。
对于科学究竟是选用分析的办法还是选用综合的办法,人们也总是有争论的。并不是只能在这两者中间选择一个。有的时候,我们在同样的课题研究上,能够进行综合分析,在孩子认为应采用综合分析法的时候,你就运用综合的方法对他进行指导,这两个方法可以同时采用,可以起到互相验证的作用。从两个对立的观点同时进行出发,经过不同的路线而相交在一起的时候,必然会使他感到非常惊奇,这样的惊奇之感是很令人感到愉快的。
举个例来讲,我教地理就要从两极开始教起,讲过了地球怎样旋转之后,就开始讲我们居住的位置,开始测量地球的每个部分。当孩子们研究天体,将自己的神情荡漾在天空中的时候,你就将孩子带回来研究地球的划分,而且首先将孩子自己居住的地方讲给他听。
在他的地理课上,老师所讲的最靠前的两个地点,是他所在的城市和爸爸的乡间别墅,然后,便是这两个地点之间的村镇以及附近的河流,最后,才讲定方位的方法和太阳的样子。这里便是会合点了。叫他自己将所有这些都汇成一个非常简单的地图,最先开始只画两个地方,然后在孩子清楚或预计出其他地方的距离或是位置时,才逐渐将那些地方加在了图上。你现在就能看出,我们教他采用以自己的眼睛为罗盘的方法,就先给孩子提供有一个多么大的利器。
尽管这样,你当然还是需要给孩子一些引导的,不过需要的引导不多,尽量要少到使孩子看不出来。如果孩子搞错了,就让他按照错误的来进行,也用不着着急来纠正,我们就安静地等着他自己去发现与纠正好了,或者最多是在恰当的时候画几下,引导孩子觉察出自己的错误来。如果孩子一直没有出错误的话,反倒不会学得那么好了。此外,问题还不在于要孩子准确地汇出那个地方的形状,而在于使孩子能够学会画地形的方法,他头脑里是不是有一些地图,其关系是不大没有什么影响,只要他能够清楚它们所代表的是什么,便可以,而且能够对画图的艺术有一个正确的观念便可。在这里可以看得出你的学生的学识和我的学生的无知之间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你的学生会看地图,而他则能汇地图。
你们需要始终知道和了解,我所施行的教育,其原则不是要教孩子们学会很多的东西,而是要让他们在头脑中获得较为正确的认知观念。就算是他们什么都不知道,那也没有什么关系,当孩子们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有正确的观念时。便不容易受到欺骗了,这一点很重要,也一直是我比较看重的。我之所以向孩子们的头脑里灌输真理,就是为了保证他们不在心中装填谬误。理智的判断力的发展起来是很慢的,然而,很多时候人的偏见还很容易大量地产生,需要进行防备的正是这些种种的偏见。但是,如果你们从学问的本身来看学问,则你们将掉进一个充满陷阱,和无边无际深不可测的鸿沟,而且永远也不能从阴沟里逃出来。
当我看见一个热爱知识的人,沉湎于知识里的美,学了一门知识后又赶快学了另外的一门知识,而没有停息一刻,我就会觉得,我所看到的这个人就好比是猴子掰玉米棒子一样,起初先是掰了一些玉米,可是看到其他的大玉米时,他又想去继续掰,结果扔掉一些又掰到一些,及至掰了一大堆玉米时不知道选哪一个好的时候,只好通通都扔掉,然后空着手走掉。
因此,我就不提倡如果教孩子学习的地理时候,弄来地球仪、地图和天象仪。我提倡应当先让孩子们从实物入手,先对实物有一个大概的概念和认识,而不要让孩子从一头雾水开始学起。
在一个美丽的黄昏夜晚,我和爱弥儿去散步,我们看到了日落的夕阳美景。第二天早晨,我们又去了那里,天边刚刚露出一丝鱼肚白。一会儿,它便发出一片火红的亮光,随着那片火光的越来越大,仿佛整个天边将要燃烧了起来。终于,一个明亮的光点像闪电似的钻了出来,顿时充满了整个的天空……天地万物复苏,与那明亮的太阳交相辉映,一种沁透心灵的清新感觉油然而生。面对如此壮观美丽的景色,任谁看懂,也不会无动于衷。
在这个时候,我并没有将心里的感受告诉给我的爱弥儿。因为我的感受毕竟是我的感受,并不能代替他的感受。我让爱弥儿仔细观看远处的山脉和近处的草绿景物,让他随意表白自己的感受等等。在此之前,我和孩子们发现玻璃、琥珀和蜡等物体经过摩擦之后,可以产生吸附的功能。还有那次在集市上,我们看到的那个变戏法的人,他用藏着磁石的面包指挥一只外面裹了蜡的鸭子,引逗它在水盆里自由地游动。回来之后,我们也做了一个类似的蜡制的鸭子,我的孩子也在众人面前成功地表演了一次。这中间还有一些曲折的事情,就不多说了。总之,我们找到了和指南针相类似的东西,现在,我们就要开始研究物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