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生

字:
关灯 护眼
醉书生 > 哪个青春 > 第二十三章 合群之马

第二十三章 合群之马(第1页)

    其实,大家都熟悉回头草的味道

    一

    一个常年去马场游乐的朋友给我讲过这么一个事情。&29378;&20155;&32;&21715;&35498;&32178;&936;&969;&936;&12290;&120;&105;&97;&111;&115;&104;&117;&111;&65287;&107;&114;

    在一个马场里边,若是有一匹个性太强,不易驯化的烈马出现,那么这个马场的主人就会想尽办法将这匹马转手,而不是将其留在马厩当中。

    原因很简单,这匹桀骜不驯的马势必会扰乱马场的秩序,搞不好还会带乱马群的脚步,让它们变得不服管教。

    而相比之下人就聪明了许多。

    尤其是我和同窗们。

    我们会在学校的生活中经历许多不合乎内心想法的事情,但又不能总是暴露心里的真实想法——这对人际关系没好处。

    道理如下:一个性格色彩太过鲜艳的人很容易在一个色调相对统一的群体中被大家识别,继而被孤立,最后被排斥。

    就像病毒在进入血液之后一定会遭到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吞噬和围攻一样。

    聪明的学生会选择低调的方式表现个性,同时不至于被群体排斥;

    一般的学生会尽力迎合大家,使自己看上去合群,小心翼翼地维护交际圈;

    笨学生要么拼尽全力张扬自己,要么一言不发沉默至死——结果都一样,他们还是无法进入圈子。然后他们会被冠上“不合群”的帽子。

    看到这里,有人会说:“圈子不同,何必强融”

    这不是圈子不同的问题,这是有没有圈子和自我意志的问题。

    性格再孤僻,爱好再特别,只要有一个理解和包容自己的群体,任何人都不会随时置身于孤独之中。

    再者,如果自我意志足够强大,能耐得住寂寞和别人的指指点点,而不至于道心不稳。

    可这样的人太少太少,而找不到圈子的学生太多太多。

    那么这些处于人际边缘化恐惧中的学生又会怎么选择?

    大多数时候,他们会努力去迎合大多数人,尽管这种迎合有时候是无意的,但实质上还是内心对他人认可和接纳的渴望。

    实际上,就算是共处一个交际圈内的同学之间也会出现这种下意识的迎合。

    每个人都在维护自己的朋友圈,而成本最低的办法就是顺从自己的集体。

    因为越是亲近,被疏远后的代价和落差感就越大,而这也恰恰导致了一些观点和行为绑架的情况出现。

    我不喜欢“道德绑架”“价值观绑架”这一类的词汇:别人又没有拿刀架在你的脖子上,让你承认他是对的——但是写到这里我才发现,有时候绑架行为也可以是自愿的,被绑的人会心甘情愿地对绳子献上自己的双手。

    迎合了大多数人的观点,就相当于一屁股坐上了同一辆战车,从此利益相关,彼此有了照应。

    二

    讲个故事。

    班里每周都开会。

    投票也是常有的事,不管是三好学生还是优秀干部,或者是讨论班服的款式,举手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选方案一的同学举手”班干部在讲台上喊。

    底下稀稀拉拉地举起了几只手,还有几只犹豫不决的手在抬起落下之间纠结。

    “选方案二的举手”。

    台下刷的举起了不少手臂,三五秒之后,又有不少手臂抬了起来。

    “方案三”。

    几乎没人举手

    “一共三个方案,你们还没举手的是弃权吗?”班干部有些不耐烦。

    “重新举一遍。”班干部扫了一眼讲台下方。

    “方案一”。

    一两个手臂犹豫着抬了起来,众人开始注视这两只手臂的主人。

    “方案二”。

    齐刷刷的一片手臂。

    “方案三就不用选了”班干部看了看台下,似乎挺满意。

    即使依旧有人以弃权来捍卫自己最后的倔强,但是更多的人还是选择去迎合大部分人——毕竟这样一来可以不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二来还可以尽快地结束这轮投票。

    在作出同一个选择的一瞬间,一批人自然地就站成了一列,而此时他们的立场就会与另一些人鲜明地对立起来。

    势众必然带来荒唐的优越感和对异己的排斥感。

    这种非自然的现象,会准确无误地发生在每个人的学生时代。

    “合群”这个标签有时比“善良”“聪明”更容易使人满足。

    如果仅仅是迎合一些无关紧要的投票那倒无可厚非。

    这种迎合往往还会建立在对失去交际圈的恐惧和对别人的排斥之上。

    三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

    A君是个其貌不扬,成绩吊车尾,同时性格安静不善言辞的人。A君喜欢把事情放在心里,不去跟任何人讲,所以他没什么朋友。

    B君,C君和D君是几个要好的哥们,平时混在一起打打闹闹。

    E君是个有些胆小的男生,长相平平但又渴望着像BCD三个人一样勾肩搭背出出进进的友谊。

    为了和BCD打成一片,E君每天都会尝试着和他们一起聊天吃饭打球。

    渐渐地,BCD和E君熟悉了,开始把他纳入圈子。

    但是E君发现,有时候BCD三人一起行动的时候没有主动叫上他,但是又不会拒绝自己随后的加入。

    E君开始心生恐慌,但是胆小的他一边要维护着来之不易的交际圈子,又不能表现出不满的情绪。

    他选择更多地服从群体,其他人的决定在他眼里就是自己要做的选择。

    有一天,老师叫同学们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五人左右为一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精灵别闹了 暴君暗恋我的那些日子 军婚之痴汉男神宠妻录 都市巨擘 奶爸大导演 药行江湖 八荒武神 洪荒只有我知道剧情 九霄